从理解到尊重:创建和谐共生的课堂


教师需要有秩序的课堂教学环境,而儿童在缺少规则意识和外部约束的情况下又很难保持秩序。这个基本矛盾是每一个教师在课堂上都要面对的。是有序还是混乱,考验每一个老师的智慧。

维持秩序的力量来自管束和建立规则。管束是靠外力起作用,规则更多靠自我的认知进行自我约束。

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教育学生学会遵守规则,因为一个有效运行的社会系统需要规则,而儿童则将要为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而进行准备。

我们如何对待规则。。是遵守规则还是试图回避规则,破坏规则,甚至凌驾规则之上,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形态。如果遵守规则是主流,那么社会就会有序,如果规则得不到尊重,社会就会混乱。

回到一个班级,一个课堂上。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社会,会产生各种社会行为,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心理。作为成年人,当然可以使用力量来维护班级秩序,但更深层的,建立规则,才是正确和持久的道路。否则,学生们很难建立起正确的规则意识,一旦失去外力约束,他们的行为就会趋向无序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