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-0-3:唤醒你心中的AI神笔——人工智能绘画


一、 教学主题
神奇的AI绘画:从想象到图像的“一键生成”

二、 面向对象
已初步接触AI写作,对AI应用有基本兴趣的学生

三、 课时安排
1课时(40-45分钟)

四、 教学目标

  1. 知识与技能:了解AI绘画技术的发展与基本原理;掌握1-2款主流AI绘画工具(重点介绍即梦)的基本使用方法。
  2. 过程与方法:通过体验、探究和创作,感受“文字生成图像”的魔力,学会用精准的语言与AI进行协作。
  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激发对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的兴趣,认识到AI作为工具的创造性价值,并初步思考其背后的伦理问题。

五、 教学重难点

  • 重点:AI绘画工具的使用流程,即如何通过“提示词”有效与AI沟通。
  • 难点:理解“扩散模型”等基础原理;编写高质量、有创意的提示词。

六、 教学准备

  • 教师准备:教学PPT(包含大量生动图片、GIF动图)、联网电脑、投影设备、即梦等AI绘画工具账号。
  • 学生准备:智能手机或电脑、开放的心态和无穷的想象力。

七、 教学过程

(一) 导入:从“AI写作”到“AI绘画”——(5分钟)

  1. 情景回顾:“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体验了让AI帮我们写故事、写诗歌,它像一个‘文字魔法师’。那么,如果这个魔法师不仅会写,还能‘画’出来呢?比如,你写了一句‘一只穿着宇航服的柴犬在月球上打麻将’,AI能立刻为你生成这幅画吗?”
  2. 展示震撼效果:教师立刻在屏幕上展示根据上述描述生成的、具有视觉冲击力的AI绘画作品。
  3. 引发兴趣:“这不是科幻电影,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索的——AI绘画!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‘神笔马良’,只需要你会‘说话’。”

(二) 新授:揭开AI绘画的神秘面纱——(15分钟)

1. 发展史:“一幅画的进化史” (快速浏览)

  • “看不懂”的早期:展示一些早期AI生成的、较为模糊扭曲的图像。“最初的AI像个小宝宝,画的画有点抽象。”
  • “爆发式”的现在:展示近年来如 Midjourney, 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的以假乱真的作品。“现在,它已经成长为‘美术大神’了!”
  • “本土化”的应用:引出国内的优秀应用,如即梦、文心一格等。“这些工具就在我们身边,上手非常快!”

2. 原理篇:“AI是如何学会画画的?” (生动比喻版)

  • 核心比喻:“一个超级‘看图猜话’学霸”
  • 步骤一:海量学习:“AI看了数十亿张图片和它们对应的文字描述。就像一個学霸,疯狂看题海和答案。”
  • 步骤二:理解关联:“它逐渐学会了‘猫’这个词和猫的图片长什么样,‘星空’和真实的星空有何关联。它建立了文字和图像的‘超强数据库’。”
  • 步骤三:生成创作 (关键!)
    • “从噪音中雕刻”:“当你输入一句话时,AI并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画。它先随机生成一堆‘电视雪花’一样的噪音。”
    • “一步步清晰”:“然后,它根据你的描述,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这堆噪音,每次修改都让图像更接近你文字的意思。就像一块大理石,雕刻家根据脑海中的想象,一点点凿去多余的部分,最终露出精美的雕像。”
    • (PPT配图:一张噪音图逐步变成清晰图像的GIF动图,非常直观)

3. 工具篇:“唤醒你的即梦精灵” (手把手教学)

  • 认识界面:投屏即梦AI的工具界面,简单介绍核心区域:输入框(命令区)生成按钮(魔法开关)模型选择(画风选择)图片比例等。
  • 核心技能:“咒语”的奥秘——提示词
    • “主体”:画什么?(一只猫、一个女孩、一座城堡)
    • “细节”:什么样的?(蓝色的眼睛、穿着汉服、冰雪覆盖的)
    • “风格”:什么画风?(水墨画、赛博朋克、吉卜力动画风格、油画)
    • “大师”:像谁画的?(像毕加索的风格、像宫崎骏的画风)
    • “参数”:高清,4K,精致的面部特写…
  • 小口诀“主体细节要具体,风格大师添意境,参数决定清晰度。”

(三) 实践:共创我们的第一幅AI画作——(10分钟)

  1. 任务一:临摹体验
    • 教师给出一个经典示例提示词:“一只可爱的柯基犬,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奔跑,阳光明媚,动画电影风格,皮克斯风格,4K高清
    • 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设备上(或看教师投屏)输入这段词,点击生成。共同欣赏不同人生成的相似又独特的作品,感受AI的“创造力”。
  2. 任务二:头脑风暴与创作
    • 提问:“现在,你想画什么?你最想看到什么神奇的景象?”
    • 引导学生构思自己的提示词。可以是从一个简单的词开始,逐步添加细节。
    • 示例引导
      • 基础:“一个机器人”
      • 进阶:“一个坐在咖啡馆里看书的复古机器人”
      • 高级:“一个坐在未来主义咖啡馆里看书的复古铜制机器人,窗外是霓虹闪烁的雨夜街道,赛博朋克风格,电影感光影”
    • 学生尝试输入自己编写的提示词,生成作品。

(四) 展示与思考:我们的画展与讨论——(5分钟)

  1. 画廊漫步:邀请几位学生快速分享自己生成的作品和使用的提示词,谈谈哪里满意,哪里还可以改进。
  2. 思维碰撞
    • “你觉得AI绘画能替代人类画家吗?”(引导结论:AI是强大的工具,但创意、审美和情感的核心仍是人类。)
    • “使用AI生成图片时,我们需要注意什么?”(引导思考版权、伦理问题,不用AI生成有害或侵犯他人权益的内容。)

(五) 总结与延伸——(2分钟)

  • 总结:今天我们一起唤醒了AI这位“神笔”,学会了通过语言与它协作创作。记住,优质的“提示词”是你施展魔法的咒语
  • 延伸:AI不仅能画静态图,还能做动态视频(如Sora)、做3D模型。艺术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。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探索,用即梦为你上一篇AI写的故事配图,打造你自己的“多媒体故事集”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